组织户外团建游戏时应注意的10个安全细节
上个月我们公司组织溯溪活动时,新来的实习生小王差点在湿滑的岩石上摔骨折。当时领队忙着拍照发朋友圈,急救包居然还落在公司大巴上。这件事让我深刻意识到——户外团建安全这事儿,真不能靠运气。
一、场地选择是安全基础
去年某互联网公司在未开发山区开展徒步,结果遇到滑坡的新闻还历历在目。选择场地时要重点注意:
- 查阅当地气象局3年内的灾害记录,避开泥石流高发区
- 提前与景区管理处确认近期施工区域
- 实测手机信号覆盖范围,建议准备3台不同运营商的对讲机
场地类型安全系数对比
场地类型 | 建议人数上限 | 必备安全设备 |
成熟景区 | 50人 | 扩音器、荧光背心 |
郊野公园 | 30人 | 卫星定位仪、蛇伤急救包 |
二、人员评估别走形式
我们公司体检表上写着"健康"的老张,去年团建时突发心绞痛。现在我们的健康问卷会具体问:
- 最近3个月是否出现过眩晕症状
- 日常服用的药物清单
- 是否有光敏性皮炎等特殊体质
三、应急方案要具体到人
别准备那种"如遇突发情况及时处理"的套话。去年参加培训时学到的5W1H应急法很实用:
- Who:明确医疗组、联络组负责人
- When:不同天气的集合时间表
- How:每辆车配备破窗锤的具体位置
常用急救物资清单
物品类型 | 基础版 | 进阶版 |
外伤处理 | 创可贴20片 | 止血带+冷敷包 |
特殊药品 | 清凉油 | 肾上腺素笔(需医嘱) |
四、天气监测要动态化
上个月团建明明看了天气预报,结果在山里遇到局部暴雨。现在我们会:
- 准备3个不同天气APP交叉验证
- 每小时查看雷达云图动态
- 给每位参与者准备独立包装的雨衣
五、设备检查别嫌麻烦
同事老李去年玩信任背摔时,保护绳居然有磨损。现在我们建立了三重检查制度:
- 器材管理员初检
- 安全员复检
- 参与者随机抽检
六、交通安排多留余地
上次团建返程时旅游大巴抛锚,37个人在高速上晒了2小时。现在我们会:
- 准备备用车辆待命
- 给每辆车配2名有5年以上驾龄的司机
- 在行车路线中标记3个应急停靠点
七、急救培训要实战化
去年请的培训机构光教理论,结果真有人中暑时全员手忙脚乱。现在要求:
- 每月进行情景模拟演练
- 重点培训止血、心肺复苏、骨折固定
- 制作急救流程口袋卡
八、保险别贪便宜
某公司买的团体意外险居然不包含高空项目。建议选择:
- 包含急性病发作的险种
- 确认救援直升机服务范围
- 留存保险公司紧急联络方式
九、建立双重通讯
上次在山谷里全员手机没信号,后来我们:
- 配备军用频段对讲机
- 约定失联时的集合暗号
- 给组长配发口哨和荧光棒
十、环保意识要贯彻
去年看到其他团队留下的垃圾引发山火新闻后,我们现在:
- 使用可降解材料
- 配备便携式焚化袋
- 开展垃圾称重评比
夕阳西下时,看着团队在安全措施到位的场地里畅快游戏,远处急救包的红色十字在背包侧袋若隐若现,这才是让人安心的团建画面。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