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扬公关活动中的社交媒体运用:如何用「年轻化」对话消费者
去年夏天,我在刷抖音时突然被一条"头皮卸妆挑战"的视频吸引——十几个年轻人挤在镜头前,用清扬男士洗发水洗掉头发上的彩色粉末。评论区里有人调侃"这波操作比前任还上头",也有人认真讨论产品控油效果。这条爆款视频背后,正是清扬近年在社交媒体上精心策划的年轻化战略。
一、从电视广告到社交媒体的赛道切换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总会听到"无屑可击"的广告语循环播放。那时的清扬就像班里永远考第一的学霸,专业却带着距离感。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品牌发现单纯的功能宣传就像单曲循环的老歌,年轻人更渴望能互动的演唱会。
- 2018年转折点:首次在微博发起无惧油腻话题讨论
- 关键动作:用表情包代替产品说明书
- 数据说话:话题阅读量3天破2亿(来源:微博数据中心)
不同平台的"方言"适配策略
平台 | 内容形态 | 典型案例 |
抖音 | 挑战赛+特效道具 | 头皮卸妆挑战(播放量5.3亿) |
小红书 | 素人测评+成分解析 | "油头星人自救指南"合集 |
B站 | 科普向趣味动画 | 《头屑的前世今生》 |
二、把产品发布会变成社交货币
今年初参加清扬的新品云发布会时,我差点以为误入了电竞直播——弹幕里飘着"求主播试用""中奖绝缘体来报到",主持人会即时回应观众提问。这种打破次元壁的操作,让产品参数变成了朋友间的安利对话。
- 实时互动峰值:每分钟2879条弹幕(来源:微吼直播数据)
- 隐藏玩法:弹幕关键词触发AR特效
- 会后彩蛋:直播间观众ID出现在产品包装
用户共创的魔法时刻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微信私域社群,清扬会定期发起"产品经理面对面"活动。有次用户吐槽瓶身设计滑手,三个月后真的推出了防滑纹新版。这种"被听见"的体验,比任何广告都让人想发朋友圈炫耀。
三、数据不是冰冷数字,是对话指南
在清扬的社交媒体作战室看过实时数据大屏后,我发现他们追踪的不只是转发量。某个周末突然增多的"约会救急"相关评论,催生了便携装产品的快速上线;抖音后台显示的18-24岁用户作息曲线,直接决定了每晚9点的"油头急救"直播时段。
数据维度 | 应用场景 | 效果提升 |
情感分析 | 优化客服话术 | 差评响应速度提升40% |
话题聚类 | 精准内容推送 | 点击率提升27% |
设备信息 | 适配竖版视频 | 完播率提升33% |
傍晚路过大学城理发店,听见几个男生在讨论最新款的清扬运动型洗发水。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随手发的短视频正在影响下一个产品迭代。这种藏在点赞和评论里的对话,或许就是社交媒体时代公关活动的精髓——品牌不再高高在上地宣讲,而是蹲下来和消费者玩在一起。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