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教你们画画:零基础也能玩转的治愈系手绘课
凌晨两点半,我第3次用橡皮擦蹭破素描纸的时候,突然想起上周邻居家小孩在电梯里炫耀的蛋仔画——那种圆滚滚的线条配上魔性表情,居然比我苦练三个月的静物素描更让人眼前一亮。这大概就是「蛋仔派对」绘画教程在抖音点赞破百万的秘密:它把画画这件事,从「必须专业」变成了「开心就好」。
一、为什么连美术老师都在偷学蛋仔画法?
去年市青少年宫举办绘画比赛,获奖作品里突然冒出五幅蛋仔主题的画。评委李老师私下跟我说:「这些孩子把卡通造型规律吃透了,三庭五眼的比例虽然不准,但动态表现力比素描班学生还强。」
- 降低门槛:圆脸+短腿的固定公式,比人体结构容易上手20倍
- 即时反馈:15分钟就能完成的作品,特别适合短视频时代耐心
- 情绪价值:那些歪嘴笑的表情包,比完美石膏像更有传播力
传统绘画教学 | 蛋仔派对画法 |
要求透视准确 | 允许故意变形 |
从排线练起 | 直接画成品 |
强调写实 | 鼓励魔改 |
二、咖啡渍和外卖单都能当画具
上次在奶茶店看见个初中生,用吸管蘸着草莓酱在餐巾纸上画蛋仔,这让我想起央美教授王华祥说的「艺术在民间」。其实根本不用买马克笔套装,这些生活道具更好用:
- 办公室版:修正液当高光笔,便签纸边缘能压出整齐的圆
- 学生党必备:用涂改带的白色部分画牙齿,荧光笔画腮红
- 懒人方案:指纹直接按成身体,指甲油点眼睛反光
(突然发现墨水瓶在稿纸上洇出个圆,干脆顺着痕迹补了四根火柴棍腿——看,这就是蛋仔画的精髓,所有意外都能成为创作的一部分)
2.1 让线条活过来的小邪招
美术生最恨的「抖线」在蛋仔这里反而成了加分项。我家楼下打印店老板教我的野路子:
- 画轮廓时憋着气手会更稳
- 用腕关节画圆比用手指更流畅
- 接电话时随手画的波浪线,晾干后就是现成的爆炸头
三、从临摹到原创的隐藏通道
知乎上有篇《卡通形象二创方法论》提到,蛋仔的标准化组件特别适合做创作训练。比如你可以:
- 把传统年画娃娃改成蛋仔体型
- 用蛋仔结构画明星肖像
- 给历史人物加上蛋仔表情包
我试过用这种画法给《红楼梦》人物换装,王熙凤的丹凤眼配上蛋仔的肉脸,意外地贴合「粉面含春威不露」的描写。这种古今混搭的玩法,比死板的基础训练有趣多了。
3.1 表情包战争生存指南
观察了200+个爆款蛋仔表情,总结出三个必杀技:
精髓部位 | 夸张技巧 |
眉毛 | 离发际线越远越搞笑 |
嘴巴 | 露出三颗以上的牙齿就有魔性 |
腮红 | 画到耳朵位置显呆萌 |
凌晨四点二十,画废的第十张稿纸在窗边堆成小山。电脑还开着没保存的文档,冰箱里最后听可乐早就喝完了。但桌角那张用发票背面画的流泪蛋仔,倒是越看越像我此刻的状态——这大概就是这种画法最神奇的地方,它让不完美变成了另一种完美。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