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网绘画课:跟着大师学画画是种什么体验?
上周末在咖啡馆看见邻桌姑娘用平板临摹《星夜》,旋转的笔触让我想起沪江网梵高课程里的技法讲解。作为美术爱好者,我整理了这份沪江网大师课指南,看看这些课程怎么把百年画技掰开揉碎教给我们。
一、印象派魔法课堂
1. 梵高笔下的星空舞步
在《星夜创作解析》课里,讲师会带着你用短促的弧线笔触画漩涡云。我试过用猪鬃板刷模仿课程教的厚涂法,颜料堆叠出的立体感确实比平涂生动。课程亮点是动态光影模拟器,能实时看到不同时段的光线变化对画面的影响。
- 特色训练:用五种蓝色系颜料调配夜空渐变
- 彩蛋内容:梵高书信里的调色秘方还原
2. 莫奈的睡莲调色盘
《莫奈水景专题》有个很有意思的练习——在半小时内完成十张速写,捕捉不同光线下的池塘倒影。课程附赠的色彩频率分析工具,能自动检测画面中的冷暖色比例,这对把握印象派用色精髓太有帮助了。
训练重点 | 光影捕捉 | 色彩分解 | 笔触控制 |
梵高课程 | ★★★ | ★★★★ | ★★★★★ |
莫奈课程 | ★★★★★ | ★★★★★ | ★★★ |
二、古典大师的现代打开方式
1. 达芬奇手稿解密
《蒙娜丽莎创作全流程》课居然用上了医学成像技术,把原作的罩染层次做成可视化图层。最让我惊艳的是动态解剖模块,画人像时会同步显示肌肉骨骼结构,这比单纯临摹石膏像直观多了。
2. 伦勃朗的光影剧场
在伦勃朗人像课里,打光模拟器能还原17世纪画室的蜡烛照明效果。有次我按课程指导,用蛋黄坦培拉调和色粉做肌理,画出的布料质感确实比丙烯更接近古典油画效果。
三、现代派创意实验室
毕加索立体主义课的多视角合成功能超有趣,上传不同角度的照片就能生成几何化造型参考。课程里的变形记挑战赛每个月都出新题目,上次的主题是把咖啡杯解构成圆柱体交响曲。
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影,忽然想打开课程app练几笔塞尚的块面画法。这些穿越时空的绘画课就像随身携带的艺术导师,让每个想画画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