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说"王者荣耀抄袭阴阳师"时 到底在吵什么?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凌晨2点37分,我第N次刷到"王者新英雄镜抄袭阴阳师不知火"的帖子,泡面汤都凉了。这种争论从2017年阴阳师玩家指责王者荣耀"凤凰于飞"皮肤抄袭"大天狗"就开始了,但双方玩家真的了解"抄袭"在法律和游戏行业意味着什么吗?

一、那些年被挂上热搜的"抄袭证据"

翻遍近五年的玩家投诉,主要集中在三个维度:

  • 美术素材争议:2019年王者"瑶"的鹿形态被指神似阴阳师"小鹿男"
  • 技能机制雷同:2020年"澜"的潜水设定与"化鲸"高度相似
  • 文化符号挪用:2021年"云缨"枪穗设计与"鬼切"太刀装饰如出一辙
争议时间 王者荣耀元素 阴阳师对照元素
2017.2 王昭君"凤凰于飞"皮肤 大天狗觉醒皮肤
2019.4 瑶·森系鹿灵 小鹿男建模
2021.6 云缨枪穗纹样 鬼切刀鞘装饰

二、法律视角下的"抄袭"红线

凌晨3点查到的《电子游戏著作权保护指南》显示,法律认定游戏抄袭需要满足两个要件:

  • 实质性相似:不是"看起来像",而是核心代码、资源文件等底层数据雷同
  • 接触可能性:被告确实接触过原告作品

还记得2018年《绝地求生》起诉荒野行动的案子吗?法院最终认定"游戏玩法不受保护",这解释了为什么王者能和阴阳师同时存在MOBA+卡牌玩法。

三、游戏行业不说的"潜规则"

王者抄袭阴阳师的证据会怎么样

我游戏行业的朋友昨晚在微信里吐槽:"你们玩家觉得是抄袭,我们叫玩法融合。"行业常见操作包括:

  • 将3D模型拆解为200个基础几何体重新组合
  • 把技能描述从"召唤海浪"改成"召唤水元素冲击波"
  • 角色动作捕捉改用不同角度的摄像机位

网易和腾讯的专利库显示,阴阳师拥有"式神抽卡动画特效"专利(CN107831854B),而王者荣耀注册的是"多英雄技能组合系统"(CN108553926A)——这就像麦当劳和肯德基都在卖汉堡,但配方和工艺完全不同。

四、玩家为什么总在"鉴抄"?

凌晨4点的咖啡已经没效果了,但心理学论文《群体认同与游戏冲突》给出了解释:

  • 情感投射:玩家平均为阴阳师角色投入142小时/年
  • 认知偏差:人类大脑会自动匹配相似图案
  • 社群归属感:维护游戏就像维护自己喜欢的球队

去年有个有趣的实验:把王者荣耀英雄和阴阳师式神的剪影混在一起,双方玩家都只能认出自家角色——这说明所谓的"既视感"可能更多是心理暗示。

五、那些真正被法院认定的抄袭案

作为对比,可以看看2016年梦幻西游起诉神武的判决:

  • 直接复制了门派技能描述文本
  • 使用了完全一致的任务进度数值
  • 连NPC对话的错别字都相同

反观王者和阴阳师的争议,更多是围绕公共文化元素的再创作。就像日本开发者没法垄断武士刀设计,中国厂商也很难独占"仙鹤纹样"的使用权。

窗外天快亮了,泡面碗旁边堆着《游戏设计心理学》《著作权法案例集》和十几篇行业分析报告。突然想起2017年那个制作人访谈里说的:"玩家觉得新英雄像旧角色,有时候是因为我们都参考了同一尊兵马俑。"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