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蛋仔派对跳楼歌曲"突然刷屏时 我扒了扒这背后的梗
凌晨两点刷抖音的时候,突然连着三条视频都用了同一段魔性BGM——某个童声唱的"跳楼歌"配上蛋仔角色从高处摔落的画面。揉着眼睛点开评论区,发现不少人都在问:"这阴间bgm到底哪来的?"作为总在热点里冲浪的互联网老油条,我顺手把手机扔床头充电,摸出笔记本开始深扒这个莫名其妙火起来的梗。
一、这首"阴间儿歌"的原始出处
最先在海外TikTok流行的版本是个叫《Falling》的片段,创作者@itsokaytobesad去年用AI合成童声制作了这段15秒的音频。原歌词其实挺简单:
- "I'm falling, falling, falling down"(我在坠落坠落坠落)
- "Can you catch me when I hit the ground?"(当我落地时你能接住我吗)
但AI生成的童声有种诡异的空灵感,配合电子合成器音效,莫名让人想起恐怖谷效应——就像半夜听到玩具突然自己唱歌那种脊背发凉的感觉。
1.1 怎么就和蛋仔派对绑定了?
今年三月,巴西有个游戏主播在玩《蛋仔派对》国际服时,故意让圆滚滚的角色从高处自由落体,同时配上这段BGM。没想到摔成煎饼的蛋仔,配上AI童声的"falling down",产生了奇妙的喜剧效果——这视频两天就破了500万播放。
时间节点 | 关键事件 |
2023.11 | 原曲《Falling》在TikTok作为伤感BGM小范围传播 |
2024.03 | 巴西主播首次将BGM与蛋仔坠落画面结合 |
2024.04 | 国内抖音出现中文填词版"跳楼歌" |
二、本土化过程中的魔性改编
等这个梗传到国内时,已经发展出至少三个版本:
- 原教旨主义派:直接使用AI英文原声,配上蛋仔从摩天轮摔下来的4K高清慢动作
- 二创狂魔派:把歌词改成中文"我要跳楼啦~啪嗒变成番茄酱",还加了救护车音效
- 哲学大师派:在蛋仔坠地瞬间插入《存在主义咖啡馆》的书摘字幕
最绝的是某个大学生用《高等数学》课本当背景,计算蛋仔坠落时的动能转化——结果评论区全在@自己的物理老师。
2.1 为什么这个梗特别容易上头?
凌晨三点半啃着薯片整理素材时突然想通了:反差感才是流量密码。圆滚滚的蛋仔本身是可爱画风,坠落时夸张的物理引擎让它们像果冻一样弹跳,配上略带惊悚的童声,形成一种诡异的萌感。
就像之前爆火的「猛男舞团」和「肌肉袋鼠摇」,当代网友早就对单纯卖萌免疫了,反而喜欢这种甜美外表下的暗黑元素。
三、游戏内外的连锁反应
网易的运营显然也熬夜刷到了这个梗——上周更新后,《蛋仔派对》专门在「乐园工坊」里增加了坠落专用地图模板,还搞了个#蛋仔跳楼大赛#的标签。结果玩家们卷出了新高度:
- 有人搭建了100层跳楼机,自由落体过程长达28秒
- 某个建筑系玩家复刻了重庆来福士的横向摩天大楼
- 最离谱的是用弹簧床接住蛋仔的"无痛跳楼"方案
现在游戏里最火的打招呼方式已经不是跳舞,而是站在悬崖边对陌生人喊:"要一起跳吗?我带了BGM!"
写到这里发现窗外天都蒙蒙亮了,充电的手机震动个不停。原来室友在群里发了条视频——她三岁的侄女一边搭积木,一边哼着走调的"我要跳楼啦~"。得,这波算是完成病毒传播的最后一环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