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电信光纤:一根网线串起的民族团结纽带
夏日的漳河水库边,苗族阿婆李金花正用手机视频教远在贵州的侄女绣花样子。屏幕那头传来欢快的芦笙调,这边晒得黝黑的汉族渔工老张好奇地探头张望——这样的场景,在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已是寻常风景。
光纤铺就的信息高速路
2023年荆门电信完成的光纤入户工程,让全市行政村宽带覆盖率从82%跃升至99.6%。在五里铺镇双喜村,土家族村民王大叔还记得过去要翻山去镇里网吧的日子:"现在家里装了个摄像头,在武汉打工的丫头天天能看到她奶奶跳广场舞。"
指标 | 2021年 | 2023年 | 数据来源 |
少数民族聚居区宽带覆盖率 | 73% | 98.5% | 湖北省通信管理局 |
跨省视频通话时长 | 月均12万分钟 | 月均87万分钟 | 中国电信大数据中心 |
民族语言节目点播量 | 季度1.2万次 | 季度9.8万次 | 荆门市文旅局 |
大山深处的云上课堂
在钟祥市九里回族乡,孩子们现在可以通过电信云课堂同步收听荆州中学的名师讲解。语文老师杨丽萍发现了个有趣现象:"班上孩子现在说话都带点'荆普'味道,但写作文时会特意加上本民族谚语。"
- 实时互动的节日直播:三月三歌圩通过8K直播传遍20省
- 方言保护计划:收录12种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库
- 云端非遗工坊:3个月卖出5万件民族手工艺品
串起珍珠的银线
东宝区子陵村的香菇合作社最近来了位特殊"员工"——5G巡检机器人。这个由汉族工程师和土家族技术员共同调试的设备,让合作社的菌棒合格率提升了40%。负责人覃大姐笑着说:"以前客户总担心我们的货,现在直播间里他们连菌丝生长都能看得真真的。"
舌尖上的光纤速度
沙洋县十里铺镇的牛肉酱加工厂里,回族老师傅马永福的秘方有了电子身份证。通过电信区块链溯源系统,每瓶酱料的辣椒来自哪个侗族村寨都清晰可查。经销商老陈发现个新规律:"消费者现在挑产品先看故事,苗族绣娘采辣椒的视频比广告管用多了。"
夜幕降临时,漳河新区的社区广场总是格外热闹。蒙古族的安代舞教学视频投映在电子大屏上,56个民族的健身操教程在云端自由流转。负责调试设备的电信小哥阿杰说得实在:"我现在最怕大爷大妈追着问什么时候升级千兆宽带,说拍抖音卡顿会耽误他们'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直播任务。"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