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画蛋仔派对沙粒娃:从零基础到神还原的保姆级教程
凌晨2点23分,第7杯咖啡已经见底,我盯着屏幕上那个圆滚滚的沙粒娃发呆——这已经是我这周第三次尝试画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了。说真的,第一次在蛋仔派对里见到沙粒娃时,谁能想到这个看起来像被熊孩子揉过的芝麻团子,画起来会这么要命?
一、沙粒娃的三大灵魂特征
在动笔前得先搞明白,沙粒娃之所以是沙粒娃而不是普通蛋仔,关键在这三点:
- 沙粒质感:表面像是用砂纸磨过的哑光效果
- 不规则轮廓:边缘故意画得毛毛糙糙才够味
- 标志性的土黄色渐变:从浅卡其到深褐的微妙过渡
(突然发现马克笔没盖笔帽已经干了...算了先用彩铅顶着)
二、准备工具时的血泪教训
工具 | 翻车点 | 替代方案 |
水彩 | 容易晕染成斑点狗 | 丙烯颜料+哑光媒介剂 |
马克笔 | 颜色过渡生硬 | 色粉笔晕染 |
普通画纸 | 反复修改会起毛 | 300g粗纹水彩纸 |
说真的,我第一次用光滑的复印纸画,颜料根本挂不住,沙粒质感全无——这教训值58块钱一平的康颂水彩纸钱。
三、分步骤拆解绘画过程
1. 打形阶段(别急着上色!)
用4B铅笔轻轻画出:
- 歪歪扭扭的椭圆主体(重要!太规整就毁了)
- 底部稍微压扁些,像被坐过的糯米糍
- 随机添加3-5个不规则凸起
(刚发现橡皮屑掉进咖啡里了...算了就当补充纤维素)
2. 质感处理核心技巧
拿小号尼龙笔蘸白色丙烯:
- 先薄涂整体做基底
- 未干时撒细盐粒(对,就是厨房那种)
- 吹风机低温吹干后抖掉盐粒
这个野路子是我试了12种方法后最出效果的,比什么砂胶好用多了。
3. 颜色过渡的魔鬼细节
按这个顺序叠色:
- 浅卡其铺满全身
- 在凸起处点染深褐色
- 用干牙刷蘸颜料弹斑点
- 最后用棉签晕染交界处
注意!深色一定要少量多次添加,我有次手抖直接毁了六个小时的成果...
四、常见翻车现场抢救指南
状况1:颜色脏得像泥巴
解决方案:立即用清水笔洗掉重来,别等干透
状况2:盐粒粘太牢
解决方案:用美工刀片平刮而不是抠
状况3:画成光滑水煮蛋
终极补救:干脆改画成"刚洗完澡的沙粒娃"版本
凌晨4点17分,窗外的鸟开始叫了。最后说个玄学——画沙粒娃时如果太紧张,画出来的质感会特别死板。有次我边看综艺边随手涂的那个,反而被朋友说是画得最像的一次。这大概就是官方设定里说的"呆萌随性"的精髓?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