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爷爷奶奶玩第五人格,我差点把手机摔了
上周回老家,发现爷爷正戴着老花镜研究我的Switch,奶奶在旁边念叨"这小人儿咋一蹦一跳的"。我突然脑子一热:"要不咱们玩第五人格?"说完就后悔了——这游戏对老年人来说简直是外星语啊!但没想到三天后,二老已经会追着监管者扔板子了...
一、准备工作比想象中麻烦十倍
首先得解决设备问题。爷爷的华为Mate20还能用,奶奶的小米Note3就卡成PPT了。翻箱倒柜找出我退役的iPhone8,结果发现:
- 奶奶的拇指关节增生,够不到屏幕边缘
- 爷爷总把"疾跑"和"蹲下"搞混
- 两人都以为游戏里穿西装的就是好人(其实是小丑)
最后解决方案特别土:用医用胶布在屏幕关键位置贴标记,红色区域是逃跑,绿色是修机。爷爷还贡献了他的书法——在手机背面贴了张"左跑右蹲"的便签。
1. 操作设置要魔改
默认键位对老人简直是酷刑。参考《老年手游交互设计指南》里的数据,我做了这些调整:
原功能 | 修改方案 |
快速翻窗 | 改成双击,灵敏度调低30% |
道具轮盘 | 固定显示在右下角 |
蹲走切换 | 取消长按改为独立按钮 |
二、教学现场堪比灾难片
教了二十分钟,奶奶突然举手:"这个穿白大褂的医生(艾米丽),她为啥要躲着那个拿火箭的(厂长)?医院领导吗?"我一口水喷在沙发上。
最崩溃的是他们总把游戏和现实混淆:
- 爷爷坚持要"先敲门再进医院地图"
- 奶奶看到队友受伤就想打电话叫120
- 两人都以为游戏里修机真的能赚电费
后来我学聪明了,用他们熟悉的捉迷藏来比喻:"监管者就是当年抓你们的民兵队长,密码机就是藏着的粮票..."这下终于懂了。
1. 老年人特有的游戏天赋
意外发现二老有些神操作:
- 爷爷玩律师能记住所有密码机位置(他说像年轻时记工分)
- 奶奶玩园丁拆椅子永远挑最远的("当年批斗会都坐后排")
- 两人对"地窖"的理解出奇一致——就是生产队的菜窖
三、实战翻车实录
第一次组队匹配,我们三个秒变人类三傻:
- 爷爷开局直奔监管者握手(以为要打招呼)
- 奶奶把狂欢之椅当按摩椅,坐着不肯下来
- 我救人时二老突然开始语音指挥:"往东跑!东!东边是太阳升起那边!"
最绝的是某局遇到佛系监管,爷爷居然跟人家聊上了:"小伙子你这镰刀(其实是杰克雾刃)挥得不够力道啊..."
1. 血压飙升的语音时刻
摘录部分经典对话:
- "这穿红衣服的姑娘(红蝶)飘来飘去,是不是练过轻功?"
- "快躲柜子里!""柜子满了!""那你蹲旁边假装是衣柜!"
- "别救我了,这把椅子挺舒服的(倒地不起)"
现在他们终于能勉强完成基础操作,虽然爷爷还是会把"压机"说成"给发电机踩背"。昨天奶奶突然问我:"那个总挂树上的(先知役鸟)能炖汤不?"得,又得从头解释...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