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绝地求生横空出世时 谁在忙着"复制粘贴"?
凌晨三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Steam图标发呆。突然想起2017年那个夏天,整个网吧都在回荡着"大吉大利,今晚吃鸡"的魔性台词。那时候谁能想到,这个让显卡哀嚎的生存射击游戏,会像块新鲜出炉的披萨,被无数双手争相瓜分。
蓝洞的"意外"爆款
说真的,连开发商蓝洞自己都没想到《绝地求生》(PUBG)能火成这样。他们2016年还在用虚幻4引擎做MMORPG《TERA》,转头就用同款引擎搞出了这个让全球玩家疯狂的"大逃杀"。
- 2017年3月:Steam抢先体验版上线
- 2017年12月:同时在线人数突破300万
- 2018年:手游版登陆App Store三天登顶105国畅销榜
这时候国内游戏圈的反应特别有意思——就像看见邻居家突然中了彩票,有人羡慕得眼红,有人已经拿着纸笔在记号码。
那些年我们见过的"吃鸡like"
最先坐不住的是网易。我记得特别清楚,2017年11月《荒野行动》上线时,宿舍里玩PUBG的哥们突然少了一半。这速度比外卖小哥送餐还快,从公布到公测只用了两个月。
游戏名称 | 上线时间 | 特色操作 |
荒野行动 | 2017.11 | 加入国产95式步枪 |
终结者2 | 2017.11 | 电影IP改编 |
小米枪战 | 2017.10 | 强调移动端优化 |
最魔幻的是有段时间,应用商店里突然冒出二十多款名字带"吃鸡""求生""战场"的手游。我表弟当时还问我:"哥,这些游戏是不是都一个公司做的?怎么连跳伞动画都长得差不多?"
腾讯的"后发制人"
要说最戏剧性的,还得看腾讯。先是《光荣使命》测试服被玩家骂成筛子,转头就掏出《刺激战场》(后来变成《和平精英》)。这操作就像考试时先交白卷,最后十分钟突然掏出满分答案。
根据SuperData的报告,2018年《刺激战场》海外版(PUBG Mobile)的营收增长速度,比原版端游还快三倍。蓝洞估计当时心情就像自己养大的孩子,突然管别人叫爹。
玩法抄袭算不算抄袭?
这个问题在游戏圈吵得比决赛圈还热闹。法律上有个"思想与表达二分法",简单说就是:
- 你可以借鉴"跳伞+捡装备+缩圈"的玩法(思想)
- 但不能照搬武器数值、地图设计这些具体内容(表达)
Epic Games的《堡垒之夜》就特别聪明,在大逃杀模式里加入建造系统。就像在汉堡里夹北京烤鸭,你说它像麦当劳吧,又确实不太一样。
玩家们用脚投票
现在回头看特别有意思,那些急着复制的游戏,大部分已经凉透了。我Steam好友列表里,至今还有7个好友头像定格在PUBG的赛季截图。
去年参加游戏开发者大会时,听到个说法:"抄得了玩法,抄不走玩家记忆里那些心跳加速的瞬间"。就像谁都能做辣椒炒肉,但妈妈做的那个味道永远独一无二。
窗外天快亮了,游戏库里的PUBG已经半年没更新。突然发现它最近多了个"动态天气系统",雨滴打在屏幕上的效果,和2017年那个闷热的夏天一模一样。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