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的酸奶到底怎么做?手把手教你复刻网红配方
凌晨三点,我又在厨房捣鼓那瓶失败的酸奶——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翻车了。自从在闺蜜家尝过蛋仔派对那款绵密得像云朵的酸奶,我就跟魔怔似的想复刻出来。今天终于搞明白诀窍了,赶紧记下来免得明天又忘。
一、先搞懂蛋仔酸奶的底层逻辑
和普通酸奶最大的区别在于三重质地叠加:底层是带冰碴儿的希腊酸奶,中间夹着流动的果酱层,顶上还得飘着空气感奶油。我拆解过五家不同门店的版本,发现核心原料就这几样:
- 菌种:必须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的复合菌(某宝搜"老酸奶菌粉")
- 奶源:蛋白质含量≥3.8g/100ml的冷藏鲜奶
- 增稠秘器:吉利丁片+过滤纱布
1.1 菌种活性的关键测试
上周用过期菌粉做出的酸奶像豆腐渣,后来学了个土方法:先把菌粉撒在温牛奶表面,静置3分钟后看是否形成蜘蛛网状薄膜。要是菌种漂浮不沉降,赶紧换新的吧。
失败现象 | 问题根源 |
表面出水 | 发酵温度超过45℃ |
结块松散 | 牛奶脂肪含量不足 |
二、具体操作步骤(含翻车实录)
现在凌晨3:47,厨房飘着股奶香味,正好记录最新调整的配方比例。
2.1 基础酸奶制作
- 1L鲜奶加热到85℃杀菌(别煮沸!)
- 冷却到43℃时加菌粉,这个温度计不准害我失败过两次
- 加5g碾碎的吉利丁片(先用冰水泡软)
注意:我试过用酸奶机/电饭煲/烤箱,最终发现泡沫箱+热水袋的土法子温度最稳定,能维持在40-42℃这个黄金区间。
2.2 希腊酸奶处理
过滤环节太重要了!我用蒸笼布代替专业滤布,结果第一次过滤时整个垮掉。现在学乖了:
- 双层医用纱布交叉铺在筛网上
- 冷藏过滤8小时(别学我着急只滤了3小时)
- 乳清别倒!拿来腌鸡胸肉超嫩
三、风味调配的隐藏技巧
蛋仔家的芒果味为什么特别浓郁?原来他们在果酱里加了冻干粉。我拆解出的配方比例:
原料 | 配比 |
芒果果茸 | 200g |
冻干芒果粉 | 15g |
海盐 | 一小撮 |
奶油层要打到六分发就停,像蛋仔那样能堆出尖角但又会缓慢流动的状态。昨晚手滑打过头变成奶油渣,只好全部重来...
四、组装时的玄学操作
试了七种杯型才发现宽口矮杯效果最好,每层厚度建议:
- 底层酸奶:杯高1/3(冷藏30分钟定型)
- 中间果酱:控制在5mm厚度
- 顶层奶油:要用冰过的勺子堆出波浪形
最后撒的跳跳糖其实应该现吃现撒,我上次提前两小时撒好,结果派对时全潮了。现在写困了,冰箱里那批酸奶应该发酵好了,我得去看看状态...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