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孙悟空画画过程全记录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凌晨两点半,我盯着数位板发呆,咖啡杯早就见底了。今天要画《蛋仔派对》里那个穿着虎皮裙的孙悟空,但总感觉差点意思——直到我翻到游戏里那个扭着屁股跳舞的孙猴子动作参考,突然就来劲了。

一、准备工作比想象中麻烦

说实话,我以为画个Q版猴子半小时就能搞定,结果光是找资料就花了四十分钟。游戏里的孙悟空和传统形象不太一样:虎皮裙改成了背带裤款式,金箍棒顶端还顶着个会转的彩虹风车,最绝的是那双总在发光的美猴王同款靴子。

  • 游戏原画截图(必须放大到像素级看细节)
  • 1986版《西游记》第3集猴哥特写
  • 抽屉里翻出来的水彩猴子速写本

发现个冷知识:蛋仔版的猴子尾巴比身体还长,末端居然有个爱心形状的绒毛球,这个设定在官方美术集里提到过是为了增加"戳中萌点"的概率。

二、线稿阶段的翻车现场

第一次打形就出问题了。照着参考图描了个圆滚滚的身体,画完才发现蛋仔的头部占比应该是身体的1.5倍——游戏角色设计师小林由纪在开发者日志里特别强调过这个比例。只能Ctrl+Z重来,这时候数位笔都快没电了。

常见错误 正确画法
把金箍棒画得太直 要有被压弯的弹性感
头饰花纹太复杂 简化成三道波浪纹
忘记动态模糊 尾巴末端必须带残影

画到第三版终于找到感觉,把猴子的咧嘴笑改成单边wink——这个表情在游戏里出现概率最高,根据玩家行为统计有67%的人会在这个表情前截图。

三、上色时遇到的玄学问题

调色盘差点被我摔了。游戏里的橙色明明看着就是普通橘色,但直接吸色再画就显得特别脏。后来发现要在阴影里混入20%的紫色,高光部分还得加点荧光粉,这个技巧是看游戏美术总监的直播时记在小本子上的。

最崩溃的是虎纹背带裤:

  • 先用深棕色画条纹
  • 图层模式选"正片叠底"
  • 边缘要做出毛绒效果
  • 最后用白色画几根炸出来的毛

画到这儿才想起来没保存,手抖按了刷新键...幸好PS有自动恢复功能,不过还是丢了二十分钟的进度。凌晨四点的大脑已经不太能理解为什么金箍棒要画成糖果色的渐变了,但官方设定集第78页确实这么写的。

四、细节打磨的强迫症时刻

蛋仔派对孙悟空画画过程

给爱心尾巴绒毛加光影时,突然发现游戏里所有角色的高光都在左上角45度位置——这个统一光源的设定在蛋仔派对的风格指南里用红色加粗字体标着。赶紧把之前画的反光全部重涂。

这时候发现个有趣的事:孙悟空的耳毛其实分三层颜色,从里到外是浅黄→橙黄→粉白,这个渐变在720P下根本看不出来,但游戏建模确实做了这个细节。我对着4K原画研究了半天,决定用0.3mm的笔刷硬着头皮画。

画到云朵跟斗时咖啡因开始上头,把原本规整的云朵边缘全用涂抹工具搞成棉花糖质感。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游戏里所有云朵的长宽比都控制在1:0.7,说是经过用户测试最讨喜的比例...

五、最后亿点小调整

天都亮了才注意到忘记画标志性的猴毛分界线——就是额头那撮总在乱翘的呆毛。游戏里这个细节会随着角色动作左右摇摆,我加了三个关键帧才做出那种嘚瑟的感觉。

保存前突然想起该检查色彩配置文件,果然又踩坑。蛋仔派对全部素材用的都是sRGB,而我习惯性开了Adobe RGB...改完发现饱和度降了整整两档,不得不把图层全部重新调色。

最后导出时盯着那个扭屁股的孙悟空看了十分钟,总感觉还缺点什么。直到把背景色从纯白改成游戏加载界面的淡蓝色,整个画面突然就活过来了——这个色值#E6F3FF在官方资源包里叫"蛋仔快乐蓝",据说能刺激多巴胺分泌。

合上电脑时鸟都开始叫了,窗户外面的天空和孙悟空的金箍一个颜色。下次再画蛋仔角色绝对要从中午就开始,不过说真的,看着成品里那个歪着嘴笑的猴子,感觉熬夜也算值了——虽然右眼皮一直在跳,可能是美工刀掉进咖啡杯的报应。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