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的制作步骤详解:从艾草到软糯香甜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清明前后的早晨,菜市场总能见到提着竹篮卖艾草的老奶奶。江南人家这时候都会买上几把,灶台上飘起带着青草香的蒸汽——这便到了做青团的时节。

一、材料准备:老底子的讲究

我家祖传的方子里,新鲜艾草必须要带晨露采摘的嫩尖,老话说"露水艾"做出的青团颜色最正。去年我用冷冻艾叶试过,蒸出来的团子总带着股铁锈味,还是得按老规矩来。

  • 主料:糯米粉500g、粘米粉100g(防止塌腰)
  • 灵魂材料:新鲜艾草200g、食用碱3g
  • 经典馅料:咸蛋黄肉松(8个量)

艾草处理小窍门

记得外婆总把艾草泡在淘米水里,说是能去苦涩。现在我用小苏打水浸泡法:1升水加5g小苏打,浸泡20分钟后冲洗三遍,这样处理过的艾草特别鲜亮。

二、制作全流程:手把手教你

1. 熬制青汁

看着艾草在沸水里翻腾,加食用碱时可得掐准时间。水开后煮2分钟立即捞起,这时候的艾草既保持翠绿又不烂糊。去年邻居王婶煮过头了,做出的青团黑乎乎的像中药丸子。

2. 和面三境界

  • 初揉:艾草泥趁热倒进混合米粉,这时候烫手也得忍着
  • 醒面:盖湿布饧20分钟,面团会变得听话
  • 收光:最后抹点猪油,面团亮得像翡翠
材料对比 传统做法 现代改良
着色材料 纯艾草汁(《江南饮食文化研究》) 麦苗汁+艾草
和面用水 煮艾草的水 矿泉水

3. 包馅手法

捏剂子要像包汤圆那样中间厚四周薄,我习惯用虎口慢慢收口。记得前年第一次做,馅料放太多蒸炸了三个,弄得蒸笼里全是咸蛋黄。

三、成败关键点

蒸锅上汽后再放青团,垫的粽叶要刷层油。开盖瞬间最考验人,得立即刷层熟油,不然表皮会皱得像老婆婆的脸。去年用保鲜膜盖着焖,结果青团全塌了,还是婆婆说的纱布大法靠谱。

常见翻车现场

  • 青团发黑:艾草煮太久或碱量过多
  • 开裂露馅:面团太干或收口不严
  • 粘牙难咽:糯米粉比例过高

四、保存秘诀

青团的制作步骤详解

吃不完的青团别放冷藏,那会变石头硬。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是裹上湿纱布,放在阴凉处,三天内吃照样软乎。要长期保存的话,记得每个单独包保鲜膜冷冻,吃的时候不用解冻直接蒸。

灶台上的蒸笼又冒出白汽,院子里孩子们早就举着碗等着了。刚出锅的青团烫手,吹着气咬开,咸蛋黄的油渗进碧玉般的糯米皮里,这滋味就是春天的味道吧。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